該氧化鋅的全稱是納米級高反應界面活性氧化鋅HN-50產品,由洛陽藍天化工廠于2005年研制成功,今年10月27日獲得國家專利,11月20日通過了由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組織的科技成果鑒定,在國內外氧化鋅和橡膠行業引起了強烈反響,被稱作“中國民營企業領跑的世界前沿產品”。
鋅在橡膠生產中作為硫化活性劑使用,是橡膠生產中必不可少的原料。但長期以來,從橡膠生產中釋放出大量的鋅,對環境和人體存在著潛在的危害。歐盟2003/105/EC法則已將氧化鋅列入對環境有害的物質清單中,所以在歐洲,橡膠工業發展的趨勢是減少鋅的使用量,并努力尋找其替代品。國內外研究和報道最多的是如何減少氧化鋅在橡膠中的使用量,來緩解殘余鋅的危害。對中國而言,氧化鋅行業是資源消耗型產業,由于不可再生,鋅資源日趨緊張,近幾年我國已成為純粹鋅進口國。因此,研發一種高科技的新型材料來替代普通氧化鋅(鋅含量99.7%),不但是國際氧化鋅和橡膠行業未來發展的方向,也是中國兩個行業發展的必由之路。
據北京橡膠工業研究院專家陳志宏介紹,國外許多大的跨國輪胎公司都在致力于研發這樣的產品,但至今還沒發現有成功的。
洛陽市藍天化工廠是專業研發和生產氧化鋅產品的民營企業。納米級高反應界面活性氧化鋅HN-50產品是該廠自主研發成功的第四代產品。經了解,這種新材料與普通氧化鋅相比具有三大優勢:一是結構完全不同,HN-50產品是包覆狀的,而普通氧化鋅則為針狀和柱狀,因此呈現出更高的活性;二是HN-50產品的粒徑小,比表面積大,活性強,與膠料反應充分;三是HN-50產品的氧化鋅含量低,可與普通氧化鋅等量使用,物理性能優于普通氧化鋅。
在11月20日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組織的科技成果鑒定會上,專家們一致評價該項目的核心工藝技術具有新穎性,具有多項自主知識產權,處于國際先進水平。雙星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副總裁沙淑芬向記者介紹:“目前,雙星集團已把應用納米級高反應界面活性氧化鋅列為降低成本、提高質量的重大創新項目之一,在青島、東風、中原三個輪胎公司以及集團的制鞋配方中全面推廣使用。”通過雙星集團對比,采用該產品后,氧化鋅用量減少了30%,生產的膠料各種物理性能不變,而且加工安全性能大大提高,杜絕了膠料自流、焦燒的質量事故。硫化時膠料流動充分,提高了硫化成品鞋的外觀質量,輪胎的一次外觀合格率提高了5%。又因為該產品具有特別低的變價金屬含量,膠料的老化性能得到很大改善。在經濟效益方面,目前雙星三個輪胎公司每月使用200噸以上,每年可節約2560萬元原材料費用,同時雙星輪胎符合了綠色輪胎的發展要求,達到歐盟標準。